LED行业一地一标准 消费者有苦难言
信息来源:
浏览次数:
发布日期:
在日前举办的“中国LED照明规范国际化论坛”上,中国照明电器协会理事长陈燕生正告,目前中国LED照明职业界并不缺少规范,但假如各地新规范蜂拥而至,反而容易形成严重的资本糟蹋。
“照明职业规范紊乱的缘由,是中国LED拟定规范时过火急于拟定详细的商品规范,而疏忽了基础性规范系统研讨。”陈燕生表示。
正如陈燕生所说,假如职业界可以赶快出台令各方遵循的统一规范,那一定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。LED不是“巨大上”的代名词,在我们身边凡是有亮儿的当地,都少不了它的身影:室内照明、电视、汽车灯,乃至是一个小手电筒,都是LED大家族中的一员。有关商场前景更是不可限量:目前,全球LED产能在向中国搬运,全球50%摆布的LED封装和60%以上的LED使用都在中国进行。
在信奉“规范至上”的LED职业,上述数据彻底表现了话语权的大小。所以,一些当地、一些协会敏捷拟定出台LED技能质量规范,抢占商场。当下不少当地的LED职业规范都是由公司自觉安排拟定的,这样的公司拟定出来的职业规范能否令人服气?假如没人服气,这样顾影自怜的当地规范又有何意义?
不可否认,出台一个当地规范,公司和当地都有可以获益,但一起形成的当地技能、贸易壁垒潜在的损害,肯定不容忽视:商场竞争不充分不但不利于LED职业整体的技能进步,更苦了消费者:假如连买一件LED商品都要把握“一地一规范”,消费者还不得个个炼成行家里手?
假如厂商可以做到从消费者利益出发,统一规范其实并不难找:LED研制紧紧围绕消费者最关怀的性价比、能耗、寿数、有害性等性能指标,多想想商场最需要什么商品,那才是“放之四海而皆准”的职业规范。
文章由澳镭照明电器整理发布,澳镭照明官方网站:www.aooled.com